1.(2019·上饶模拟)
材料一 范文澜对孔子的民族关系思想曾做过精辟论述:“孔子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左传》定公十年)。裔指夏以外的地,夷指华以外的人,区分很明显,中国、夏、华三个名称,最基本的含义还是在于文化。文化高的地区即周礼地区称为夏、文化高的人或族称为华,华夏合起来称为中国,对文化低即不遵守周礼的人或族被称为蛮、夷、戎、狄。”
材料二 清朝前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加之最高统治者为满人……雍正帝有言:“夫我朝既仰承天命,为中外生民之主,则所以蒙抚爱育者,何得以华夷而有殊视? 而中外臣民既贡奉我朝以为君,则所以归诚效顺、尽臣民之道者,万不得以华夷而有异心。”(《东华录》雍正七年九月癸未上谕)“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
——摘编自《大义觉迷录》卷一
(1)根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民族关系思想并说明其依据。
(2)根据材料二归纳雍正帝的民族关系思想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解析:(1)第一小问思想,根据材料一“孔子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归纳即可;第二小问依据,根据材料一中孔子对周礼的尊崇和对少数民族的称谓进行作答。(2)第一小问思想,根据材料二中“万不得以华夷而有异心”归纳;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从多民族统一国家、民族融合和清朝加强专制统治的需要的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1)民族关系思想:华夷有别,尊华贬夷。
依据:对华夏文化高度发达的优越感和对本民族地区文化的高度认同感。
(2)民族关系思想:华夷一体。
原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缓和满汉民族矛盾,巩固统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