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湖北八校联考)新中国成立伊始,政务院在《共同纲领》指导下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初步确立了社会组织“分级登记”的管理体制。该办法实施的重要政治动机是( )
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取缔非法的社团组织
C.防控境外的敌对势力
D.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
解析:选A。对社会组织实行“分级登记”办法,有利于对所辖区社会组织的管理,从而确保政策的统一性、执法的统一性,这样对新中国成立之初政权的稳定起了积极作用,故A项正确。
2.(2019·丽水期末)1953年,全国各地普遍开展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工作。在此基础上,自下而上逐级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这说明( )
A.全国人大成立的组织基础正逐步奠定
B.人民代表大会制在全国范围建立起来
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D.全国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宣告结束
解析:选A。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它是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基础之上召开的,题干材料说明全国人大的组织基础正逐步健全,故A项正确;在1953年的时候,新疆、广西、西藏等自治区还没有成立,不能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在全国范围建立起来,故B项错误;题干论述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没有谈及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故C项错误;全国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宣告结束的标志是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故D项错误。
3.(2019·资阳诊断)在各级人大召开的基础上,1953年1月组成以毛泽东为主席的宪法起草委员会。3月,全国政协邀请各界民主人士500余人进行15次座谈宪法草案初稿。此后,公布了经过修改的宪法草案后,全国有1.5亿人参加讨论。材料表明( )
A.新政权建立充分体现民意
B.新中国已经步入法治国家
C.新中国制宪程序的民主性
D.人民普遍参与新中国立法
解析:选C。题干材料信息体现了宪法制定过程中,社会各界对宪法制定的讨论关注,民意基础比较广泛,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新政权建立于1949年,与材料时间“1953年”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我国才提出“依法治国”的理念,故B项错误;“人民普遍参与新中国立法”表述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