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九)放射性 衰变 放射性的应用、危害与防护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基础达标练]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多选)一个原子核发生衰变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总质量数保持不变
B.核子数保持不变
C.变化前后质子数保持不变
D.总动量保持不变
ABD [衰变过程中质量数守恒,又质量数等于核子数,故衰变过程中核子数不变,A、B正确;发生β衰变时,质子数增加,中子数减少,C错误;由动量守恒的条件知D正确.]
2.如图所示,铅盒A中装有天然放射性物质,放射线从其右端小孔中水平向右射出,在小孔和荧光屏之间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打在图中a、b、c三点的依次是β射线、γ射线和α射线
B.α射线和β射线的轨迹是抛物线
C.α射线和β射线的轨迹是圆弧
D.如果在铅盒和荧光屏间再加一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则屏上的亮斑可能只剩下b
C [由左手定则可知粒子向右射出后,在匀强磁场中α粒子受的洛伦兹力向上,β粒子受的洛伦兹力向下,轨迹都是圆弧.由于α粒子速度约是光速的,而β粒子速度接近光速,所以在同样的混合场中不可能都做直线运动.故C正确,A、B、D错误.]
3.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变大
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质子转变为中子时产生的
C.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D.铀核衰变为铅核的过程中,要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C [半衰期与元素的物理状态无关,若使某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不变,故A错误;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变成质子时释放出的电子,故B错误;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故C正确;铀核(U)衰变为铅核(Pb)的过程中,每经一次α衰变质子数少2,质量数少4;而每经一次β衰变质子数增1,质量数不变;由质量数和核电荷数守恒,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故D错误.]
4.(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β衰变放出的电子来自组成原子核的电子
B.β衰变实质是核内的中子转化成了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
C.α衰变说明原子核中含有α粒子
D.γ射线总是伴随其他衰变发生,它的本质是电磁波
BD [原子核发生β衰变中放出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而释放的电子,故A错误,B正确.α射线是具有放射性的元素的原子核在发生衰变时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结合在一起而从原子核中释放出来.γ射线总是伴随其他衰变发生,它的本质是电磁波,故D正确.]
5.(多选)放射性同位素钴60能放出较强的γ射线,其强度容易控制,这使得γ射线得到广泛应用.下列选项中,属于γ射线的应用的是(
A.医学上制成γ刀,无需开颅即可治疗脑肿瘤
B.机器运转时常产生很多静电,用γ射线照射机器可将电荷导入大地
C.铝加工厂将接收到的γ射线信号输入计算机,可对薄铝板的厚度进行自动控制
D.用γ射线照射草莓、荔枝等水果,可延长保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