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化学实验
1.(2019·华南师大附中测试)《本草纲目》记载了烧酒的制造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请你分析并对比此方法与分离下列物质的实验方法在原理上相同的是( )
A.甲苯和水 B.硝酸钾和氯化钠
C.食盐水和泥沙 D.苯和溴苯
解析:由题意可知,烧酒的制造工艺利用了蒸馏的方法,蒸馏是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甲苯和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A项错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不同,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可用降温结晶和重结晶的方法分离,B项错误;泥沙不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食盐水和泥沙,C项错误;苯和溴苯互相溶解,且沸点不同,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D项正确。
答案:D
2.(2019·石家庄一中模拟)北宋《梦溪笔谈》记载:“解州盐池方百二十里……浊水,入卤中,则淤淀卤脉,盐遂不成……”文中描述现象与以下过程原理最为相近的是( )
A.电解食盐水得到烧碱
B.豆浆加盐卤制作豆腐
C.氯化钠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得到沉淀
D.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变浑浊
解析:这段古文的意思是:解州盐池方圆120里。浊水一旦流入卤水中,就会淤积堵塞盐卤矿脉,便不能产盐了。卤水中主要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盐,是电解质溶液,而浊水属于胶体,当胶体遇到电解质时便发生聚沉,是物理变化。电解食盐水得到烧碱是电解原理,故A项不符合题意;豆浆加盐卤制作豆腐,是胶体的聚沉,B项符合题意;氯化钠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得到沉淀发生化学反应,C项不符合题意;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变浑浊是生成碳酸钙沉淀,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