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中国古代社会,“国”和“家”对统治者而言是紧密相连的。从政治角度看,古代社会中“国”和“家”的重要联结点是( )
A.禅让制 B.嫡长子继承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B [宗法制中,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保证了国家的最高执政权力在宗族内的继承,是化国为家的典型表现,故选B项。禅让制的标准是能力的高低,不能保证权力在家族内的继承,郡县制是地方行政制度,察举制是选拔人才的制度,均与题意无关。]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分封制影响
C.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D.专制王权强大
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这里强调的是家族观念,本质上是宗法制观念浓厚的体现,故C项正确;题干信息没有提及男女尊卑的问题,A项错误;题干信息没有提及分封制,B项错误;专制王权与题干信息无关,D项错误。]
3.许倬云先生的《万古江河》中提到“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从有余的地方取出来,以补不足),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这反映了西周的政治机制( )
A.有利于稳定社会政治秩序
B.有利于西周中央高度集权
C.有利于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D.有利于边疆的开发与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