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礼记·月令》载:季夏之月(六月),都说烧草取灰或沤草使腐用作肥料。深耕、施肥、粪种、一年再获。这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 )
A.独立发展 B.农牧结合
C.精耕细作 D.自给自足
C [“深耕、施肥、粪种、一年再获”体现了小农经济的特点是精耕细作,故选C项。]
2.“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
A.自然经济的脆弱性 B.欧洲经济后来居上
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 D.小农经济的滞后性
D [材料中“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说明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及其基础上的社会结构长期保持稳定,从根本上说明了其滞后性,故选D项。]
3.根据考古报告,在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铁器农具中,锄和铲在数量上最多。据此推测,当时( )
A.冶铁业已成为手工业最重要的部门
B.铁农具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
C.农耕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应用
D.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私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