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表是1950年中国与美国、印度在钢、发电人均产量方面的比较。为解决表中这种现状,我国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人均产量
|
中国
|
美国
|
印度
|
钢产量(千克)
|
2.37
|
538.3
|
4
|
发电量(千瓦时)
|
2.76
|
2 949
|
10.9
|
A.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掀起“大跃进”运动
D.实行改革开放
A [表格数据反映了我国工业的落后状况。为改变我国的工业落后面貌,国家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2.下表是1952年与1956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的统计表,它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
粮食
|
棉花
|
钢
|
煤
|
原油
|
1952
|
1.63亿吨
|
130.4万吨
|
135万吨
|
6.6亿吨
|
44万吨
|
1956
|
1.92亿吨
|
144.5万吨
|
447万吨
|
11.0亿吨
|
116万吨
|
A.三大改造完成 B.重点发展重工业
C.国民经济恢复 D.工农业均衡发展
B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钢、煤、原油的产量大幅增加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一五计划的特点出发,即可排除A、C、D三项。]
3.周恩来在中共八大上指出:“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地进行的,它必须有各个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农业是工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以上材料表明党和政府( )
A.认识到经济需要平衡发展
B.确立了优先发展农业生产的经济指导思想
C.将经济建设的重点转向农业和轻工业
D.开始纠正“大跃进”运动的“左”倾冒进错误
A [由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周恩来认识到虽然以重工业为中心,但是仍需要农业的配合,并结合中共八大的经济建设方针,故选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