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开始出现在隋唐时期 B.推动了宋代理学的产生
C.体现佛教的主流地位 D.体现三教合归佛的趋势
B [解读材料可知,材料主要反映三教合一的局面。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教合一的趋势开始出现,A项错误;宋代理学吸取了佛教和道教思想,三教合一的局面推动了理学的产生,B项正确;三教共存一碑,无法体现佛教的主流地位,且佛教处于主流地位与史实不符,C项错误;三教合一的发展趋势是三教合归于儒,D项错误。]
2.《朱子语类》中记有“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其要说明的是( )
A.良知即天理
B.理为宇宙本原,又存在于现实世界
C.格物以求理
D.存天理,灭人欲
B [题干信息说明朱熹认为理无处不在,存在于现实世界,是万物的本原,故选B项。]
3.1227年,宋理宗发布诏书,追赠朱熹为太师、信国公,提倡学习他的《四书集注》。此后,朱熹学说作为官方哲学,成为声誉隆盛的显学,流传数百年而不衰。据此可知,当时( )
A.理学成为了社会的主导思想
B.儒家思想已完成思辨化
C.格物致知成为官民行为准则
D.理学是儒佛道融合产物
A [材料表明朱熹思想被统治者高度重视,《四书集注》突出的是孔孟之道,故A项正确;由材料不能得出儒家思想已完成思辨化、格物致知成为官民行为准则、理学是儒佛道融合产物,故排除B、C、D三项。]
4.“自宋以来,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 )
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