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嵇文甫先生在评价某一思想家时说:“他居然敢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什么圣贤榜样,道理格式,都不放在眼里。这种大胆的言论,正可和当时西方的宗教革命家互相辉映。他们都充满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精神。……他使道学中兴,使道学更加精练。”这位思想家是( )
A.老子 B.王阳明
C.李贽 D.朱熹
C [根据材料“他居然敢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什么圣贤榜样,道理格式,都不放在眼里”可知,他反对对孔子唯命是从,四位思想家中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的人是李贽,故答案为C项。]
2.明朝万历年间,李贽在私塾讲学。别人教书专讲“四书”“五经”,他专教一些实用的东西,还让学生猜谜语:“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谜底竟是“君不君,臣不臣”。这体现了李贽( )
A.以“异端”而自居,倡导唯物思想
B.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C.注重学以致用,挑战正统思想权威
D.“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C [工商皆本是明代黄宗羲鉴于社会的变动,面对现实提出的学说;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排除A、D两项;李贽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和“君不君,臣不臣”,这些言论反映了李贽揭露明朝政治的黑暗,对封建的三纲五常礼教是极大的挑战,故选C项。]
3.黄宗羲提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顾炎武认为:“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这些言论( )
A.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B.反映了两人对明清易代的认可
C.说明了清初思想控制的松弛
D.秉承了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D [材料的言论无法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排除A项;B项属于对材料的误读,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黄宗羲和顾炎武的言论反映了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是对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的继承,故选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