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虚危之间针路明,南方张宿上三乘。坎离正位人难识,差却毫厘断不灵。”诗中描述的是( )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
B [诗句的意思是,在罗盘盘面北方正位是指向二十八宿的虚宿和危宿的界缝,南方正位是指向二十八宿张宿三度,这是对校正罗盘北方和南方的方法的描述,可判断出与指南针有关,故选B项。]
2.在欧洲,最早大量出版的就是机印书《圣经》,人人手捧《圣经》独立阅读,不再需要别人的口授与解释;新教就是典型的“印刷宗教”;机印书《九十五条论纲》半个月之内传遍德国,一个月之内传遍欧洲。这些现象主要说明印刷术( )
A.推动了欧洲的宗教改革
B.破除了民众对教会的迷信
C.导致近代民族国家产生
D.促进了欧洲文化的普及
A [由材料表明印刷术的发展推动了《圣经》和《九十五条论纲》的传播,故选A项;材料没有体现民众对教会的迷信的破除,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排除C项;材料没有欧洲文化的普及,排除D项。]
3.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但极少有其印刷品传世;元朝时,王祯发明了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至今却找不到任何相关印刷品。这反映了( )
A.科技创新推动了社会进步
B.早期活字印刷技术应用性不强
C.君主专制阻碍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D.关于活字印刷术发明的记载可能有误
B [由材料可知,古老的泥活字印刷品与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印刷品缺乏存世,说明早期活字印刷技术应用性不强,排除A项,选B项;C项和材料无关,排除;泥活字印刷品和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可以复制,说明活字印刷术是可行的,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