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国图志》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英国的政治制度,这反映了( )
A.近代知识分子对西方有了一定了解
B.“开眼看世界”突破了“师夷长技”的范畴
C.魏源已经找到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真正原因
D.魏源已经认识到英国制度的优越性,主张政治变革
A [《海国图志》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英国的政治制度,说明近代知识分子对西方有了一定了解,故选A项;“开眼看世界”没有突破“师夷长技”的范畴 ,排除B项;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真正原因是落后的封建主义不能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排除C项;魏源已经认识到英国制度的优越性,但作为地主阶级抵抗派,不主张政治变革,排除D项。]
2.《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说:“但比较起来,魏源的态度则更鲜明……他的《海国图志》第一稿脱稿,他在书中主张应在广州设立造船厂和兵工厂,延聘法国和美国工程师进行建设,并教授船只的航行和武器的使用。”其主张体现了( )
①“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师夷长技以求富” ③寻求强国御辱之道 ④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D [魏源主张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故①正确;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求富”,②错误;魏源的主张以“制夷”为目的,寻求强国御辱之道,③正确;魏源《海国图志》中的主张引导人们了解西方世界,④正确;故选D项。]
3.张之洞说:“不可改变的是基本的人际关系,而不是法律和制度;是圣人之道,而不是机器和工具;是人的思想和意图,而不是那些奇技淫巧。”对张之洞这一说法分析错误的是( )
A.主张复兴儒家为国家的道德基础
B.主张采用西方的器械以备实用
C.体现张之洞“中体西用”的观点
D.说明张之洞积极倡导变法改革
D [题干信息体现了张之洞维护中国古代的儒家传统思想道德,主张学习西方器械的“中体西用”观点,故A、B、C三项正确;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但反对学习西方的制度,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