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分层作业1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含解析)必修3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1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北师大版(现行)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31 K
    上传用户wangxiaohong
  • 更新时间2019/12/16 16:23:15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其原因之一是(  )

A.山多地少自然环境的制约

B.城市国家开始逐渐形成

C.海外殖民扩张范围的扩大

D.城邦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

D [智者学派出现的主要背景是公元前5世纪,奴隶制经济繁荣,奴隶制民主政治达到高峰,故选D项。]

2.普罗塔哥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同时又认为我们不能确定地知道诸神的存在及其本质,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对神的崇拜”。由此可见他所处时代(  )

A.不能完全摆脱宗教的精神束缚

B.对人与自然的认识仍处原始蒙昧状态之中

C.怀疑神灵挑战正统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

D.民主政治的繁荣促成了自我意识的膨胀

A [智者学派把人从神和自然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但是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其并未完全摆脱宗教的束缚,故A项正确、B项错误;怀疑神灵挑战正统是近代伴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而成为社会主流的,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我们不能确定地知道诸神的存在及其本质,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对神的崇拜”可知,人的意识仍受神学思想的束缚,并非完全的自我膨胀,故D项错误。]

3对象的认识的真假,决定于认识的主体。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状况作出的判断,而主体在作出判断时,依据的是自身的标准。下列人物的主张与材料观点相似的是(  )

A.普罗塔哥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A [材料中强调人自身个体作为评价事物的标准,符合人是万物尺度思想观点,A项正确;苏格拉底反对智者运动不理性思维,B项错误;CD两项思想不符合题意。]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