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韦勒克指出,“就诗歌观来说是想象,就世界观来说是自然,就诗体风格来说是象征与神话”、德国作家席勒说,这种文学“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材料中所指的这种文学流派是( )
A.古典主义文学 B.浪漫主义文学
C.现实主义文学 D.现代主义文学
B [“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正是浪漫主义流派的特征,故B项正确;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是指对包含希腊及古罗马的古典时代文化的高度认同,故A项错误;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是揭露现实、批判现实,故C项错误;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是反传统,故D项错误。]
2.“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自由竞争的新局面以及启蒙思想的破灭,使这一时期的人们处于憧憬和失望的波峰浪谷之中,释放并表现自我成为一股潮流。”这段话反映了下列哪一部作品产生的背景( )
A.《悲惨世界》 B.《人间喜剧》
C.《母亲》 D.《等待戈多》
A [根据材料“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自由竞争的新局面以及启蒙理想的破灭,使这一时期的人们处于憧憬和失望的波峰浪谷之中”可知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创作背景,《悲惨世界》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故A项正确;《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故B项错误;《母亲》是无产阶级革命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故C项错误;《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故D项错误。]
3.18世纪至19世纪,欧美作家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他们擅长运用比喻、拟人化等修辞手法宣传其主张,如“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的朋友”等等,“他们谋求一种隐喻以把好的纯朴的自然状态与(假设的)邪恶的人类行动和科学工业世界的败落及世界观相对比”。这些作品主要表达( )
A.对科学发展的期盼 B.对理性社会的追求
C.对自然风光的向往 D.对工业文明的担忧
D [材料中“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的朋友”关注的是对自然界的影响,旨在说明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而18世纪至19世纪欧美各国开始工业革命,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材料内容体现了对工业文明的担忧,故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