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向铝盐中加入氨水,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
Ⅱ.Na[Al(OH)4]溶液中通入足量CO2,离子方程式为Al(OH)+CO2===Al(OH)3↓+HCO。
Ⅲ.Na[Al(OH)4]溶液与AlCl3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为3Al(OH)+Al3+===4Al(OH)3↓。
(3)常见的铝盐
①硫酸铝钾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和一种酸根离子组成的复盐。
②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它是无色晶体,可溶于水,水溶液pH<7(填“<”、“>”或“=”)。明矾可以净水。其净水的原理是Al3++3H2O Al(OH)3(胶体)+3H+,Al(OH)3胶体吸附水中悬浮杂质形成沉淀而净水。
Al(OH)3(胶体)+3H+,Al(OH)3胶体吸附水中悬浮杂质形成沉淀而净水。

点拨一、铝的实验探究现象及解释
    
        
            | 实验探究项目 | 实验方案设计 | 现象及解释 | 
        
            | 铝能与氧气反应 | 将铝片剪成长5~8 cm,宽0.2~0.3 cm的铝条,绕成螺旋状,一端缠绕一根火柴,用坩埚钳夹住铝条另一端,点燃铝条上的火柴,待火柴快燃烧完时,将铝条伸入装有O2的集气瓶中(瓶内盛少量水),观察现象 |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l+3O22Al2O3 2.将铝片放到酒精灯火焰上,铝难以燃烧,试分析原因: (1)氧气的浓度较小;(2)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小 | 
        
            | 铝表面氧化膜的实验探究 | 1.取3片铝片,将其中两片铝片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 | 破坏铝表面氧化膜的方法有:①用砂纸擦;②用NaOH溶液浸泡;③用稀酸浸泡 | 
        
            | 2.将一片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入20 mL 0.5 mol·L-1的CuSO4溶液中,观察铝片表面现象及其他可能发生的现象 | 现象:①铝表面有紫红色物质沉积;②产生气泡,并逐渐加快,铝片上下翻滚;③继而产生蓝色沉淀;④混合液温度升高。请用相关方程式解释上述现象。 ①2Al+3Cu2+===2Al3++3Cu ②2Al+6H+===2Al3++3H2↑ ③Cu2++2H2O Cu(OH)2+2H+ | 
        
            | 3.将一片未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入20 mL 0.5 mol·L-1的CuSO4溶液中,观察铝片表面现象 | 现象:无明显现象 解释:氧化膜的存在阻碍了铝与盐溶液的反应 | 
        
            | 4.取上一步中的铝片,用水冲洗后,放入盛有3 mL 6.0 mol·L-1 NaOH溶液的试管中,1~2 min后取出铝片,洗净,放入20   mL 0.5 mol·L-1硫酸铜溶液中 | 现象:现象同步骤2 解释:铝片表面的氧化膜被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