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28年,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做了如下实验。下列关于此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第四组 | 
        
            | 实验处理 | 注射活的R型细菌 | 注射活的S型细菌 | 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 | 注射活的R型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液 | 
        
            | 实验结果 | 小鼠不死亡 | 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 | 小鼠不死亡 | 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了S型活细菌和R型活细菌 | 
    
 
A.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四组实验必须相互对照
B.实验说明R型活细菌发生了某种类型的转化
C.该实验结论为“DNA是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
D.获得该实验结论的关键步骤是第四组小鼠死亡并分离出了S型活细菌
解析:第一组实验结果说明R型细菌无毒性;第二组实验结果说明S型细菌有毒性;第三组实验结果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失去毒性;第四组实验结果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但并没有证明DNA是转化因子。
答案:C
2.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促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转化因子”是(  )
A.S型菌的蛋白质                            B.S型菌的DNA
C.R型菌的DNA                                  D.S型菌的荚膜多糖
解析:艾弗里通过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促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是S型菌的DNA。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