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2届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三模块测试(历史)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498 K
    上传用户sdlqswd
  • 更新时间2011/12/17 16:49:24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和谐社会是人类自古到今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和谐思想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各项中,属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主张是 ①“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②“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入任焉,敏则有助,惠则足以使人” 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也” ④“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D。①体现的是秦国在商鞅变法时代的状况,是在严酷的法律制度下出现的状况。
2、西汉时,一大夫随武帝外出打猎,武帝猎得一头小鹿,交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引起大夫的恻隐之心,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即大夫胸怀母爱之情,虽然有违君命,但也应减轻处罚。董仲舒的断案体现的思想是
A.“兼爱” B.“以仁入法” C.“心即理也” D.“致良知”
【解析】B。主要提取董仲舒话语的信息,是说大夫有恻隐之心,之后由于放了小鹿而减轻处罚,体现了“以仁入法”的思想。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