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土地制度——制度改革
1.措施
(1)没收了一些不向政府纳税的包税人土地。
(2)规定宗教地产不再享有免税权,没收违规的宗教地产。
(3)废除包税制,将全部包税地收归国有。
(4)改革赋税制度,将各种捐税折合为单一的土地税。
(5)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占有者有转让和抵押土地的权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
2.影响:消除了马木路克和长老阶层对政权的威胁,巩固了统治基础,为进一步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深度点拨] 阿里的土地改革是封建性质的土地改革。阿里改革废除了包税制,把土地收归国有,一半分配给王公贵族、官吏豪绅,这些人成为新的封建地主,构成阿里政权的统治基础;另一半出租给农民,允许土地转让、抵押,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
 
二、促进经济发展——经济措施
    
        
            |   | 内容 | 作用 | 
        
            | 农业方面 | 兴修水利(马哈茂德运河) |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效益,为其他改革措施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 
        
            | 推广改良农具 | 
        
            | 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棉花) | 
        
            | 工业方面 | 大力发展官办工厂 | 初步建立了埃及的民族工业 | 
        
            | 从西欧国家引进技术等,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 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加快埃及近代化进程 | 
        
            | 围绕军事工业发展民用工业 | 
        
            | 对手工业生产进行严格管理 | 
        
            | 商业 | 商业和对外贸易繁荣,开罗等城市的商业日趋兴旺 | 促进了埃及商贸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 
        
            | 亚历山大再度成为地中海东部的贸易中心 | 
    
 
 
[名师指津] 经济发展措施的推行一方面是穆罕默德·阿里巩固政权、维护统治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受拿破仑殖民统治时采取近代化措施影响和长期与英、法殖民者进行战争受西方工业文明洗礼的结果。
 
三、政治、文化和军事改革
    
        
            | 方面 | 核心 | 措施 | 作用 | 
        
            | 政治 体制 | 确立高 度的中 央集权 | 中央设立国务会议和咨议会 | 结束了埃及长期分裂和割据的局面;阿里垄断了国家政权 | 
        
            | 地方建立省、县、乡、村各级行政机构 | 
        
            | 各部部长和各省省长由穆罕默德·阿里亲自任免 | 
        
            | 文化 教育 | 实行开 放政策, 学习西 方的先 进经验 | 创办各类学校,聘请外国专家来埃及讲学和传授技术 | 推动了埃及文化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各类人才,为其他领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 
        
            | 选派大批埃及青年去欧洲留学,其中不少人学成回国在军事和政府部门担任要职 | 
        
            | 建立印刷厂,创办阿拉伯文报纸 | 
        
            | 军事 | 改造旧 军队, 建立新 式军队 | 废除雇佣兵制度,实行征兵制,按照西欧国家特别是法国军队的模式,组织训练新式军队 | 军事力量壮大,为侵略扩张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