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选B 氧化铁为红色,俗称为铁红,难溶于水,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A正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把吸收的光能转化为电能,B错误;SiO2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可以制取超分子纳米管,C正确;石墨烯发热服有电热转化性能,D正确。
2.玻璃、陶瓷和水泥是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它们的主要成分中都含有的元素是( )
A.氮 B.硫
C.硅 D.氯
解析:选C 玻璃、陶瓷、水泥属于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它们的主要成分中都含有硅元素和氧元素,故选项C正确。
3.世界著名的科技史专家、英国剑桥大学的李约瑟博士考证说:“中国至少在距今3 000年以前,就已经使用玻璃了。”下列有关普通玻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制普通玻璃的原料主要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
B.玻璃在加热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
C.普通玻璃的成分主要是硅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
D.盛放烧碱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是为了防止烧碱跟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而使瓶塞与瓶口粘在一起
解析:选B 普通玻璃以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为原料,经混合、粉碎,在玻璃窑中熔融制得,A正确;玻璃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B错误;普通玻璃的大致组成为硅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C正确;二氧化硅易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Na2SiO3,Na2SiO3具有很强的黏合性,因此盛NaOH等强碱性溶液的试剂瓶不能使用玻璃塞,D正确。
4.《天工开物》记载:“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沙粘(通“黏”)土而为之”,“凡坯既成,干燥之后,则堆积窑中燃薪举火”,“浇水转釉(主要为青色),与造砖同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沙子和黏土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B.“燃薪举火”使黏土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C.烧制后自然冷却成红瓦,浇水冷却成青瓦
D.黏土是制作砖瓦和陶瓷的主要原料
解析:选A 沙子的主要成分为SiO2,是氧化物,不属于硅酸盐,A项错误;“燃薪举火”是使成型的黏土器皿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而制成陶器,B项正确;烧制过程中铁的化合物被氧化为氧化铁,得到红瓦,若浇水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氧化亚铁而成为青瓦,C项正确;制作砖瓦和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D项正确。
5.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电脑芯片“龙芯一号”的问世,填补了我国计算机制造史上的一项空白,下列对晶体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晶体硅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相似
B.硅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可以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C.晶体硅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但是它提炼工艺复杂,价值昂贵
D.晶体硅具有金属光泽,故它属于金属材料,可以导电
解析:选A A项,晶体硅和金刚石的熔点高、硬度大,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B项,在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硅存在;C项,晶体硅的价格已不昂贵,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及电脑配件;D项,晶体硅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6.人们的生活、生产与化学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复旦大学研究的能导电、存储的二维材料二硫化钼是一种新型有机功能材料
B.中国天眼用到碳化硅、芯片用到高纯硅、石英玻璃用到硅酸盐
C.中国歼-20上用到的氮化镓材料是当作金属合金材料使用的
D.石墨烯弹性气凝胶制成的碳海绵可用作处理原油泄漏的吸油材料
解析:选D A项,二硫化钼属于无机物,不属于新型有机功能材料,错误;B项,石英玻璃的成分为二氧化硅,是氧化物,不属于硅酸盐,错误;C项,氮化镓是化合物,不是合金,错误;D项,气凝胶制成的轻质“碳海绵”,具有吸附性,则可用作处理海上原油泄漏的吸油材料,正确。
7.下列关于某博物院使用材料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展柜使用的钢化玻璃,其主要成分只有SiO2
B.墙体使用的砖瓦、水泥是硅酸盐制品
C.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硅酸盐制品
D.展示的青铜器上有一层绿色物质可能是碱式碳酸铜,此绿色物质不溶于盐酸
解析:选B 钢化玻璃与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相同(只是制造的工艺不同),主要是硅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A项错误;砖瓦和水泥都是硅酸盐制品,B项正确;后(司)母戊鼎是青铜器,属于铜合金制品,C项错误;铜绿是碱式碳酸铜,该物质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而溶解,D项错误。
8.据报道,科学家通过对稻壳进行控制性热解,可从中提取一种叫做生物质纳米结构二氧化硅的超高活性材料,将少量这种材料掺入混凝土中,即可制备出超高强度的高性能混凝土。下列关于二氧化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硅溶于水生成硅酸,所以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
B.二氧化碳通入水玻璃中可以得到硅酸
C.因为高温时二氧化硅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所以硅酸酸性比碳酸强
D.水晶是比较纯净的二氧化硅,沙子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解析:选B 二氧化硅为酸性氧化物,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