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
A.H2 B.CO2
C.SO2 D.Cl2
解析:选C SO2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溶液褪色。
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转化关系:甲乙丁甲丙。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
B.若甲为SO2,则丁可能是氨水
C.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盐酸
D.若甲为NaOH溶液,则丁可能是CO2
解析:选C Fe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不能继续与盐酸反应,所以C项不正确。
3.下图是某燃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装置内发生的主要反应不含(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选C 根据图示可知,装置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有CaCO3CaO+CO2↑(分解反应),SO2+CaOCaSO3(化合反应),2CaSO3+O22CaSO4(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发生置换反应。
4.为确定某纯净的气体X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几种实验,其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操作(现象)
|
结论
|
A
|
闻X气味(有刺激性)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X一定是SO2
|
B
|
闻X气味(有刺激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X一定是SO2
|
C
|
X品红溶液(褪色)变红色
|
X一定是SO2
|
D
|
X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色后褪色)
|
X一定不是SO2
|
解析:选A 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还有HCl等,A项错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有CO2、SO2,但前者无气味,B项正确;使品红溶液褪色且加热又恢复红色的只有SO2,C项正确;SO2不能漂白紫色石蕊溶液,D项正确。
5.下列关于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也不能生成三氧化硫
B.SO2既可以是含硫物质的氧化产物,也可以是含硫物质的还原产物
C.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其漂白性
D.自然界中存在可溶于CS2的游离态的硫
解析:选C 硫粉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催化氧化生成三氧化硫,故A正确;二氧化硫的生成可以是浓硫酸被还原生成,也可以是硫单质被氧化生成,故B正确;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的性质,与漂白性无关,故C错误;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的硫,如火山口存在游离态的硫,且S易溶于CS2,故D正确。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2和SO3都是酸性氧化物,二者的水溶液都是强酸
B.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是因为铜片发生了钝化
C.铜与硫化合的产物是CuS
D.富含硫黄的矿物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造硫酸
解析:选D SO2溶于水形成亚硫酸,亚硫酸是弱酸,A项错误;常温下铜片和浓硫酸不反应,加热条件下才反应,B项错误;铜与硫化合的产物是Cu2S,C项错误。
7.根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含HCl、BaCl2的FeCl3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SO2有还原性
|
B
|
H2S溶液
|
产生黄色沉淀
|
SO2有氧化性
|
C
|
酸性KMnO4溶液
|
紫色溶液褪色
|
SO2有漂白性
|
D
|
品红
|
红色褪去
|
SO2有漂白性
|
解析:选C A项,溶液中SO2被FeCl3氧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