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后作业(十九)
[要点对点练]
要点一: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10 kg的物体在水平外力F1、F2的共同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的大小为10 N,现将F1在水平面内旋转90°后,物体立即开始运动,求:
(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物体运动后,前4 s内的位移大小.
[解析] 由二力平衡得:F1=F2=10 N,将F1在水平面内旋转90°后,其合力大小F== N=10 N.
(1)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得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a== m/s2= m/s2.
(2)物体运动后前4 s内位移的大小
x=at2=××42 m=8 m.
[答案] (1) m/s2 (2)8 m
2.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 kg,在10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2,g取10 m/s2.求:
(1)物体在4 s末的速度;
(2)物体在4 s内发生的位移.
[解析] (1)设物体所受支持力为N,所受摩擦力为f,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ma1 ①
N=mg ②
又f=μN ③
联立①②③式得
a1= ④
a1=3 m/s2 ⑤
设物体4 s末的速度为v1,则v1=a1t ⑥
联立⑤⑥式得v1=12 m/s ⑦
(2)设4 s内发生的位移为x1,则
x1=a1t2 ⑧
联立⑤⑧式得x1=24 m ⑨
[答案] (1)12 m/s (2)24 m
要点二: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3.如图甲所示,质量m=5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O点,如果用F1=20 N的水平恒定拉力拉它时,运动的s-t图像如图乙所示;如果水平恒定拉力变为F2,运动的v-t图像如图丙所示.求:

(1)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拉力F2的大小.
[解析] (1)用F1=20 N的水平恒定拉力拉它时,根据图像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F1=20 N=μmg,解得μ=0.4;
(2)如果水平恒定拉力变为F2,根据图像可知a= m/s2=2 m/s2,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F2-μmg=ma,解得F2=μmg+ma=30 N.
[答案] (1)0.4 (2)30 N
4.如图所示,有一足够长的粗糙斜面,倾角θ=37°,一滑块以初速度v0=16 m/s从底端A点滑上斜面,滑至B点后又返回到A点,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已知: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AB之间的距离;
(2)滑块再次回到A点时的速度;
(3)滑块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