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原子结构 氢原子光谱
考点一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α粒子散射实验
【典例1】
(2019·济南模拟)如图所示为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俯视图,带荧光屏的显微镜可沿图中圆形轨道转动,对图中P、Q、M三处位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在M、Q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一样多
B.在P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
C.在Q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
D.在M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
【解析】选B。根据实验的现象,大多数α粒子射到金箔上时运动方向基本不变,仍沿直线运动,只有少数粒子方向发生改变,有的偏转超过90°,甚至有的被反向弹回,则放在P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放到Q位置和M位置看到闪光次数很少,且放到Q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比放到M位置时观察到的闪光次数多,B正确,A、C、D错误。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典例2】如图是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在一个小铅盒里放有少量的放射性元素钋,它发出的α粒子从铅盒的小孔射出,形成很细的一束射线,射到金箔上,最后打在荧光屏上产生闪烁的光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是卢瑟福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重要依据
B.该实验证实了汤姆孙原子模型的正确性
C.α粒子与原子中的电子碰撞会发生大角度偏转
D.绝大多数的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
【解析】选A。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选项A正确;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假设,从而否定了汤姆孙原子模型的正确性,选项B错误;电子质量太小,对α粒子的影响不大,选项C错误;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几乎仍沿原方向前进,选项D错误。

1.α粒子散射实验:
(1)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

(2)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发生了大角度偏转,极少数α粒子甚至被“撞了回来”。
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1)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分析。
①绝大多数α粒子沿直线穿过金箔,说明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
②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角度偏转,反映了原子内部集中存在着对α粒子有斥力的正电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