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学案 >> 地理学案
高中地理编辑
地理: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知识总结(人教版必修3)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学案
    资源子类同步学案
  • 教材版本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地理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88 K
    上传用户地理人
  • 更新时间2011/12/30 11:11:20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7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民工潮”的提法最早出现在1989年。这一年,我国春节铁路客运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拥挤状况。当时的媒体开始使用“民工潮”一词来形容民工大规模流动的现象。此后,这个词便被广泛使用,沿袭至今。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许多城市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现象,特别是加工工业发达的深圳、东莞一带,劳动力紧张状况更为突出。由于就业机会多,劳动报酬相对较高,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就有大批外省劳动大军南下广东务工,其中绝大部分涌入珠江三角洲。这些外来的民工大多从事服装、制鞋、玩具、电子装配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营销、餐饮等商业服务业。
活动:如果你的家住在农村,分几个小组搜集相关资料。第一组调查家乡若干名外出务工者的状况(包括外出务工者的年龄、性别、务工地、务工行业、务工收入等);第二组分析家乡人外出务工的原因(包括家乡、外出务工地的发展条件、人口密度等)和结果,分别写出调查报告。
如果你的家住在城市,分组进行调查。第一组调查住在附近的若干名外来务工者的情况(包括外来务工者的年龄、性别、籍贯、务工行业、务工收入等);第二组分析外来务工者到此地务工的原因(包括当地、民工家乡的发展条件、人口密度等)和结果,最后各小组进行交流和对比分析,得出“民工潮”的原因和结果,写出书面报告。

话题: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
历史学者:历史上,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是经济发达地区,现在的经济主要是在历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企业家:珠江三角洲地区是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