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知识一 力
1.定义: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
3.性质:力具有物质性、相互性、矢量性、独立性等特征.
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4.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在可比较范围内,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大小:
强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万有引力.
知识二 重力
1.产生: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注意:重力不是万有引力,而是万有引力竖直向下的一个分力.
2.大小:G=mg,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
注意:(1)物体的质量不会变;(2)G的变化是由在地球上不同位置处g的变化引起的.
3.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注意:竖直向下是和水平面垂直,不一定和接触面垂直,也不一定指向地心.
竖直向下也就是沿重垂线的方向,不能说成“垂直向下”,也不能说成“指向地心”.“竖直向下”是垂直于当地的水平面向下,“垂直向下”可以指垂直于任何支持面向下.只有在两极或赤道处,重力的方向才“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每一部分都受重力作用,可认为重力集中作用于一点,即物体的重心.
(1)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物体的几何形状;物体的质量分布.
(2)不规则薄板形物体重心的确定方法:悬挂法.
注意:重心的位置不一定在物体上.
知识三 弹力
1.弹力
(1)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
(2)产生条件
①物体间直接接触;
②接触处发生形变.
(3)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2.胡克定律
(1)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和弹簧形变大小(伸长或缩短的量)成正比.
(2)表达式:F=kx.
①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牛顿每米,用符号N/m表示;k的大小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
②x是弹簧长度的变化量,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
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可用Fx图象表示,图象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k,即k=.

知识四 摩擦力
1.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
名称项目
|
静摩擦力
|
滑动摩擦力
|
定义
|
两相对静止的物体间的摩擦力
|
两相对运动的物体间的摩擦力
|
产生条件
|
①接触面粗糙
②接触处有压力
③两物体间有
相对运动趋势
|
①接触面粗糙
②接触处有压力
③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
大小
|
0<Ff≤Ffm
|
Ff=μFN
|
方向
|
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
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
作用效果
|
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
|
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
2.动摩擦因数
(1)定义:彼此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摩擦力和正压力的比值.公式μ=.
(2)决定因素: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