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曾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些至理名言道出了颠扑不破的真理:国富民强必以民为本。秦王不爱其民而大肆奢侈以致亡国的事实,在后代的著作中多有论及。在唐代,杜牧也在《阿房宫赋》中提起,他又是如何论述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从这篇赋中来寻找答案。
1.作家作品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诗人。其祖父杜佑曾任唐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杜牧10岁,祖父去世,家道中落。杜牧26岁中进士,曾任黄州(今湖北黄冈)、池州(今安徽贵池)等州刺史,官至中书舍人。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此称他为“杜樊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