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例分析】
1.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和典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十八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星分翼轸”“龙光射牛斗之墟”中的翼”“轸”“牛”“斗”都属于二十八宿。
B.古代驾车的马若是三匹或四匹,就有骖、服之分。中间驾辕的马叫服,两旁的叫骖。一说服左边的马叫骖,服右边的马叫騑。合称“骖騑”。骖服和骖騑,又泛指拉车的马或车马。
C.簪笏,指官职。簪,束发戴冠用来固定帽子的簪。笏,朝见皇帝时用来记事的手板。
D.书序,也作“叙”或“跋”,有如今日的“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的意图、宗旨、过程、编排体例等内容的文章。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
【答案】D
【解析】
D项,“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表述不准确,“跋”一般列于书后。故D错误。故选D。
2.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就只用于长官对下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