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批判精神
鲁迅后来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1893年,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因科场贿赂案入狱,父亲周伯宜被革去生员头衔,从此周家的生活陷入了困境。母亲带着年幼的周家兄弟到亲戚家避难,那些势利的亲戚居然说他们是要饭来的。父亲得病后,小小年纪的鲁迅有四五年的时间出入于当铺和药店,从比自己高出一倍的当铺柜台外送上典当的衣物、首饰,在世俗的轻蔑声中为治父病而奔波。作为长子的鲁迅不仅要承担起一部分沉重的家庭生活负担,还要承受着一些居心不良的亲戚、乡人的流言蜚语。家庭的突然变故,使鲁迅如“掉在冰水中”。世人的势利、冷漠给了年少的鲁迅深切具体的感受。为此,鲁迅想去寻找为S城所诟病的“另一类人们”,就去南京追寻“理想的人性”。然而,南京学堂“乌烟瘴气”的人和事太多,让人总觉得不舒服。这里既有水师学堂高年级学生“螃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