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明代有学者认为:“井田既废之后,田不在官而在民,是以贫富不均。”“限田之义,均田之制虽各有所取,然不免拂人情而不宜于土俗,可以暂而不可以常也,终莫若听民自便为之德。”这反映其(   ) 
A.对土地兼并持放纵态度       B.主张以教化缓解土地兼并 
C.认为土地兼并难以根治       D.主张复兴古代土地国有制
2、中国历史上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这种土地兼并的现象,其根源在于(  )
A.土地私有制                 B.中央集权制度    
C.重农抑商政策               D.政治统治腐败
3、《新唐书》载:“授田之制,丁及男年十八以上者,人一顷,其八十亩为口分,二十亩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