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语文试卷
高中语文编辑
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期中考试试题(语文 解析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5金币 立即下载
3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3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期中期末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语文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040 K
    上传用户b-box
  • 更新时间2022/6/25 17:50:15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的人本哲学在政治领域的表现是民本,在社会治理上的体现是重民生。善治的本质则为厚民生,富民是国家治理的根本追求。这一点在儒家的思想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富民是其根本性关切。程颐说: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之体现,概括起来有以下诸端。
富民是政之急者。在国家和社会诸多事务中,儒家认为民生是最紧迫的事情。鲁哀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回答说: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正因为富民是最为急切的,所以儒家常常将民生置于优先的位置来认知和讨论。如子贡问政于孔子,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文中的足食是就人民的生活而言的,意为国家治理的关键是要安排好人民的生计,要让人民吃饱穿暖。孔子将足食置于足兵之前,可见民生在孔子那里不仅是重要的,更是紧迫的。他所谓的足食,不仅仅限于温饱,而且是比温饱更好的富裕生活;因为他说这是人人可求的、合乎人性的生活,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儒家民生优先、富民优先的价值取向,对于民生的改善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富民是治国安邦之基石。在儒家思想里,富民之所以为政之急,是因为它有着治国安邦的重要政治意义。一方面,富民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儒家认为现实的经济利益决定人们的思想意识,即孟子所谓的恒产决定恒心”“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正是循此恒产—恒心的理路,所以孟子认为富民有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