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案 >> 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编辑
【新人教版】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教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3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教案
    资源子类同步教案
  • 教材版本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地理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181 K
    上传用户虾米
  • 更新时间2022/8/1 18:15:16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地理实践力”是最新修订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所明确提出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及人地观念)之一,其他三个方面的学科素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及人地观念)都必须以“实践经验”的发展为前提和归宿,即认知源于对世界的真实实践体验,又要回到真实的世界中去检验和应用。认识地球运动所产生的诸多地理现象应当在实践观察的基础上概括地球的运动特点,并验证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最后在规律的指导下分析解释相关地理现象,这也说明本节课所设计的内容,也应当十分重视实践经验的获得,十分重视在实践经验中提炼规律,并把规律的认知构建成工具,进而又回到真实而复杂的世界,透过现象去认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由于该部分内容相对复杂,我就“正午太阳高度角周年变化及地理意义”作为本节授课内容。以往教学往往是直接运用教材中的黄赤交角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图等工具去分析正午太阳高度角周年变化规律及其形成和影响,进而在严密的逻辑思维中获得认知。我认为学习应当源于生活,在生活中观察地理现象(真实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在观察中认识正午太阳高度角及其变化,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掌握观察的方法(观察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坐标)形成正确的实践体验,才能获得科学的理性认知。

在充分调用实践体验的基础上,我又十分重视用地理模型去认识地理规律,并以此解释地理现象,这就是所谓理性的认知必须上升到工具的层面,必须用思维的工具在真实的情境中去解释复杂的现象。

认知源于实践体验,认知要上升到模型(工具)层面,认知要回到生活的情景中去,这就是一个完整的认知路线,我力图通过这节课在以上方面有所改进。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