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人民版】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29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1金币 立即下载
4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人民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79 K
    上传用户zwq123zwq
  • 更新时间2022/9/6 11:40:2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课时规范练29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
一、选择题
1.(2021·四川广元三模)孔子提出了“君子”的概念,他认为“君子”对公共事务有着宽阔的视野,不会因个人私利而影响其对事物的判断。他还认为只有把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和有责任心的人充实到政府各部门,才能建立起一个好政府。孔子的这一理念(  )
A.体现了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B.冲击了周代的礼乐制度
C.影响了各朝代的治国模式
D.反映了社会的现实需要
2.(2021·江西重点高中联考)孟子在解释“武王伐纣是否弑君”的问题时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的解释主要是基于(  )
A.法治学说       B.兼爱学说
C.德治学说       D.性善学说

3.(2021·四川凉山州二模)《论语》里孔子的弟子子贡讲了一段话。他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下面哪种说法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