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名题全解全析:江苏省南京市200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历史)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不限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未分类
  • 文件大小0 K
    上传用户yuxiuyi
  • 更新时间2009/6/24 19:31:2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7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春秋期的政治家管仲在《管子•乘数》中:“若凶旱水佚(水灾),民失本,室台榭,以前无狗、后无彘(猪)者庸(力)。故修室台榭,非也,以平国灾也。”表明他主 (    )

 A.以工代赈,体恤民生    B.追求华美,善用民力
 C.修筑室,祈求免灾    D.重本抑末.刺激生
【解析】选A。从材料看,管仲认为,如果遇到大灾难,国君“室台榭”,不是为了追求华丽和享受,而是为了“平国灾”,因为修建室台榭,可以占用大量劳动力,为其提供劳动机会,这是一种以工代,体恤民生的做法。
2.如果王阳明穿越空与朱熹对话,他的共识应该    (    )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知和行都生于心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
【解析】选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知和行都生于心”是王阳明的思想,故A、C不是其共同点;“探究万物”以明理是朱熹的主张,故D不是其相同点;双方都认为,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所以要“存天理,灭人欲”,B为双方共识。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