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案 >> 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编辑
高二化学选修3教师教学用书:第二章 教学资源1(人教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教案
    资源子类同步教案
  • 教材版本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化学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46 K
    上传用户rongerkl
  • 更新时间2012/3/1 15:14:5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1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1
资源简介
教学资源1
1. 键参数和分子的性质
键参数和分子的性质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从键参数的数据可以归纳出某些定性的或半定量的规律用以说明分子的某些性质。所谓键参数指的是用于表征化学键性质的物理量,如键能、键长、键角等物理量的数据。
1)键能
101 kPa和25 ℃下,将1 mol理想气体分子AB拆开为中性气态原子A和B时,所需的能量叫做AB的离解能(单位为kJ/mol),以D(A—B)表示。例如,H2的离解能D(H—H)为436 kJ/mol。对双原子分子而言,离解能就是键能E,即E(H—H)=D(H—H)=436 kJ/mol,它是指破裂6.02×1023个键(单键)所需要的能量。键能是决定物质性质的一个重要因素。通常键能愈大,表明该化学键愈牢固,由该键组成的分子也就愈稳定。例如,HCl的键能E(H—Cl)=431.8 kJ/mol,HI的键能E(H—I)=298.7 kJ/mol,HCl比HI稳定,HI受热时就较易分解。
通常键能的数据是用热化学方法由实验测定的。
2)键长

分子中两个原子核间的平均距离叫做键长(或核间距)。理论上用量子力学的近似方法可以算出键长。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