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了解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递变关系,掌握典型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关系。
2.了 解常见非金属元素(Cl、Br、I、F、H、O、S、N、P、C、Si)的单质及其化合物。
【知识总结】
一、元素化合物的复习方法
落实存在、性质、制备、用途四要点。
2.总结规律、串联比较,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归纳思维过程:位置→最外层电子数→成键情况→实际价态→化学式 即:位置→结构→性质
3.以结构为主线,以元素周期律为指导,联系类型、掌握递变。
二、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结构
1.22种非金属元素,有6种是稀有气体;除H外均处于周期表右上方;除第一周期外,每周期非金属元素数目=8-周期序数。
2.除H、He、B外,最外层电子数≥4;且原子半径比同周期的金属元素小。
三、非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状态:气态H2、N2、O2、F2、Cl2(稀 有气体除外);液态Br2;其余为固态。
2.晶体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