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学案 >> 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编辑
历史: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导与练 (人教版必修2)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学案
    资源子类同步学案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76 K
    上传用户zhaochanglei
  • 更新时间2012/3/11 19:17:2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6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必修2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导与练
江 西 王笑开

【重点讲解】

一、简要分析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发展趋势、特点、表现及其原因

1.发展趋势:走向西化;由封闭落后走向开放进步,走向近代化。

2.突出特征:中西合璧、新旧并存。但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其他特点: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与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密切相关;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强;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中国社会生活虽然不断发生变化,但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

3.具体表现

(1)鸦片战争后,西餐开始在中国出现,西装传入中国。中华民国成立后西装和中山装开始流行。

(2)出现西式建筑,宽阔的马路、自来水、电灯等。

(3)社会习俗的变迁: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剪辫易服、废止缠足等法令;社交礼仪采用握手、鞠躬;称呼采用“先生”、“同志”;辛亥革命后实行阳历,增添了国庆、元旦等新节日。 清末民初,受过新思潮影响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由; 出现西式婚礼和葬礼。(揭开“剪辫易服”序幕的是洋务运动时期的留美学童;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派也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 近代变化最为明显的是婚丧礼俗。)

4.原因: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的客观影响;历届政府的影响;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影响;

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和先进的中国人主动吸收西方文明。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