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诏版是中国古代皇帝的一种诏书形式。有一中国古代某朝代的刀刻诏版,其正面书刻小篆体40字,即“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状、绾均为人名),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据诏书内容推断,与该诏版相关的朝代最有可能是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2.康熙五十二年(1713),康熙帝派人入藏册封五世班禅罗桑益喜为“班禅额尔德尼”,从此正式确立了“班禅额尔德尼”这个称号以及班禅在西藏的政教地位。康熙帝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满、藏民族的团结 B.确立罗桑益喜在西藏的政教地位
C.巩固清廷对西藏地区的统治 D.宣扬自己对喇嘛教的崇信
3.学生向孔子问仁,孔子回答颜渊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回答仲弓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回答司马牛说:“仁者,其言也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