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寓言中有“火中取栗”的故事:猫从火中拿取板栗时,因火烧爪而快速缩回,虽然板栗拿到了,但爪子还是被烧了,而取到的板栗却被猴子吃了。假设右图为“火中取栗”的反射弧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要确定这个反射弧中E是感受器还是效应器,可用电刺激的方法进行测定。测定与判断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不用实验,可据图判断E是感受器还是效应器,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E是猫爪中的感受器,写出猫“火中取栗”时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用有关字母与箭头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判断感受器和效应器可根据突触结构判断,与传入神经相连的是感受器,与传出神经相连的是效应器。也可用电刺激法,刺激效应器会发生反应。
答案:(1)用电刺激E端,如A有反应,则E为感受器 (2)因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从突触的结构分析,E是感受器 (3)E→D→C→B→A
2.下图为一个蟾蜍屈肌反射实验装置的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