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河流的水量来源及分类
河流水源又称河流补给。河流中的水归根到底来自大气降水,但因降水的形式不同(固态或液态)以及在地球上暂时存在的形式不同(冰川、积雪、地下水等),补给河流的方式也就不同,从而河川径流也相应的具有不同特征。中国的河流补给一般可分为雨水补给、地下水补给、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和永久性冰雪融水补给等4种类型。一条较大的河流往往同时得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补给,称为综合型补给。
(一)雨水补给
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和温带,大气降水的主要方式是降雨,因此雨水补给在中国分布最广,而且大多数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但是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河流所获得的雨水补给量相差悬殊。中国河流雨水补给比重的分布规律与降水量的分布规律一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沿海的丘陵地区雨水补给最为丰富,占年径流总量的80~90%,而西北新疆的高山地区仅占5~25%,华中地区占70~80%,西南纵谷地区达60~70%。即使寒冷的东北地区,融水补给仍居次要地位,雨水补给量占50~70%。由此可见,中国除西北干旱内陆区及青藏高原高山区外,大多数都是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