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学案 >> 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编辑
高考历史复习学案:明清之际的儒学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学案
    资源子类复习学案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72 K
    上传用户gogo0722
  • 更新时间2012/8/14 10:43:05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3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习本课要掌握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主要观点,并认识明清之际儒学思想发展的社会原因、历史地位与精神价值。
1)李贽的思想主张
明朝后期,中国封建社会内在的矛盾空前尖锐。同时,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李贽就出生于我国古代海外贸易发展较早的福建泉州地区。他的祖父两辈都是从事商业活动的伊斯兰教徒,因而李贽自幼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较少,是明朝后期独具个性的思想家。
那时候,社会吏治腐败,奸佞当道。道学家把儒家经典鼓吹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经典理论,他们貌似圣贤而实际品行恶劣。正直清廉的思想家李贽,目睹这些官场的污浊和道学家的伪善,形成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他自称为异端,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神圣地位,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认为是非标准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李贽还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应该有正当的私欲,不可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
在封建儒学占统治地位的明代,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强调个性发展,冲击了封建纲常名教,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有利于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2)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他们在明亡后,都投入过抗清斗争。抗清失败后,面对统治腐败,朝政混乱的社会危机,他们转而致力于著书讲学,开始探索挽救国家危亡的途径。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