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学案 >> 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编辑
高考历史复习学案:宋明理学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学案
    资源子类复习学案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71 K
    上传用户gogo0722
  • 更新时间2012/8/14 11:07:46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复习本课要注重掌握宋明时期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产生情况,理解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并认识其精神价值。
(1)程朱理学
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他们也冲破了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其中,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时期的朱熹,成就最为突出,所以“理学”也称为“程朱理学”。
程颢、程颐被称为“二程”,他们认为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同时,“二程”把天理定则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不可违背。“二程”还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认为“物皆有理”,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他们把知识、道德和天理联系起来,认为“进学则在致知”,“穷理格物”,掌握天下之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
朱熹是南宋理学集大成者,一生最重要的著述是《四书章句集注》。他在“二程”的基础上特别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朱熹还指出人性本来与天理是一致,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要“存天理,灭人欲”。 在认识论上,朱熹更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朱熹的学术思想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形成了“朱子学”派。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