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学案 >> 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编辑
2013届一轮复习学案: 专题7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人民版必修2)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学案
    资源子类复习学案
  • 教材版本人民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84 K
    上传用户gogo0722
  • 更新时间2012/8/14 14:48:47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7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1
0
资源简介
【课标要求】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
2.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资料卡片】
1.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俄国还处在同德、奥匈等国交战的状态。为了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必须迅速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建议各交战国立即停止战争,缔结公正的和约,但英、法、美等协约国断然拒绝和谈。于是,1917年12月3日,苏维埃政权单独同德国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基进行和谈。德国代表在会上提出了从俄国割出15万平方千米土地作为媾和的苛刻条件,列宁说服党内持反对该条件的人接受了这些苛刻条件。1918年3月3日,苏俄同德国等国在布列斯特签订了和约。和约的签订,使苏维埃政权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赢得了和平喘息时间,巩固了无产阶级政权,为以后夺取国内战争的胜利和粉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创造了条件。

2.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1920年底,苏俄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由于经历了4年世界大战和3年国内战争,整个国家已是满目疮痍,工农业产量大幅度下降,人民连面包、衣服、肥皂等生活必需品都得不到满足。1920—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导致粮食匮乏,许多人死于饥饿。粮食、原料和能源的缺乏,使得大批工厂无法开工,大量工人到乡下谋生,工人阶级队伍涣散。经济危机引起严重的政治危机。俄国共产党的许多领导人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种手段,认为可以在战争结束后继续利用这一非常政策,把陷入经济灾难中的国家拯救出来,实现向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