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江西省信丰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半月考试试题(历史))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766 K
    上传用户gogo0722
  • 更新时间2012/9/7 10:44:3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5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      人们认识历史事件必然会受到其所持史学观念的影响。在下列史学观念中,正确的有:
①“相似的历史条件一定会产生相似的历史结果”   (    )
②“从一定意义上说,历史的‘篡改’是一种常态”
③“历史事件本身的发展是真实的”
④“论从史出是史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中指出:“封建之制,实为吾国雄长东亚,成为大一统之国家之基。……自太古以至今日,无论何时何代,举不能以一语概括其时全国文化之程度。此实治中国历史者所当知之第一义也。”在这里,“封建之制”指的是(    )
A.分邦建国          B.封建制度          C.社会形态          D.封建社会
3.与宗法制适用于贵族社会相对应,普通民众仅有名而无姓氏。春秋以前,史料中提到“百姓”,通常是指(    )
A.贵族            B.平民             C.官僚             D.诸侯
4.关于西周灭亡的原因,司马迁认为是“烽火戏诸侯”;学者李峰在《西周的灭亡》一书中综合运用了考古发现、铭文和文献记录,同时又联系当时的地表形态特征,认为西周的衰落是由西周国家的基本统治结构决定的,其灭亡的外部重要原因主要是西北地区少数部族的侵袭。你认为(    )
A.司马迁的观点属内因决定外因论,符合历史史实
B.李峰的观点有考古发现及文献记录等为依据,真实可靠
C.两人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西周灭亡的原因,均为一家之言
D.由于年代久远,两人的观点都是主观臆测.均不足为信
5.《朱子语类》记载:“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以上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A.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                    B.门下省负责审议
C.三分相权,保证皇权独尊                  D.尚书省负责执行
6.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和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都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甚至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当时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    )   
A.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B.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
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                D.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
7.人教版必修一教材中有一段这样的表述:“……(宋真宗时)经济发展很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下列根据此段材料得出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宋代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B.真宗皇帝的权力受到限制
C.李沆是个节俭宰相                   D.李沆是个关心民间疾苦的宰相
8.据文献资料记载:宋时有州官田登,州境内皆呼灯为火:上元放灯,州吏贴出榜文云:“本州依例放火三日。”时人讥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段材料本质上反映了( )
A.宗法制度       B.封建等级制度         C.文官制度        D.避讳制度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