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列各题各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王国维这段话的主要含义是
A.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 B.嫡长子继承制的出现具有历史必然性
C.没有比嫡长子继承制更好的权力交接制度了 D.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2、《左传》隐公十一年载:“礼,务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而《礼记·礼运》中记载“坏国丧家亡人必失去其礼”。 夏商西周时期的“礼”主要指
A.礼仪 B.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 C.风俗 D.贡赋
3、古人对秦朝短期而亡主要原因的分析,最接近史实的是
A、“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C、“所有殄天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
D、“内兴功作,外攘狄夷,以秦半之赋,发闾左之戍”
4、我国封建社会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主要是由下列哪一因素决定的
A.地主阶级的权欲 B.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C.地主阶级的要求 D.法家思想的启示
5.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6、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儒生时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此处所谓“周政”,主要是指周代的
A. 分封制度 B. 井田制度 C. 宗法制度 D. 礼乐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