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3届高三历史专题复习试题: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768 K
    上传用户gogo0722
  • 更新时间2012/9/16 14:59:46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5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0分)
1.(2012年2月东营市河口区13题)分析下图可知,导致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美贸易额持续增长
            ②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经济迅速发展
  ③中美正式建交,促进了两国间贸易的发展
  ④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加强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2012年2月东营市河口区9题)根据中国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   
      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
3.(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20题)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4.(2012年1月聊城市高三期末质检16题)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中国政府做出这一决策时面临的状况是(    )
A.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开始转向城市、国企
B.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历史终结论”喧嚣
C.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