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四川省大邑县安仁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周练(二)文综历史部分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人民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416 K
    上传用户gogo0722
  • 更新时间2012/9/21 19:10:14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3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11题,每题4分,共44分。)
1.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这句民谚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的什么特点
A.分散性         B.自给自足       C.相对稳定性      D.精耕细作
2.诗能入史、证史。有不同的研究者在自己论文中都引用了《卖炭翁》中“两骑翩翩来是谁?黄农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的诗句。下列各项分别是他们研究论文的主题,请据此判断其中引用不当的最有可能是 
    A.封建时代社会下层人民的生存状况           B.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艰难
    C.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及其艺术价值             D.唐代商人的社会经济地位低下
3.宋仁宗景佑年问,允许临街开设邸店,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以到处开设商店。熙宁年间,开封府的鼓楼已不再击鼓,京师的警卫也不再执行夜巡制度。材料说明
    A.推行工商皆本的政策                B.重农抑商政策被停止了
    C.城市的职能发生了变化              D.商人的身份地位提高了
4.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与这一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天理”强调人欲的合理性   B.提出“工商皆本”
C.主张“经世致用”                          D.批判君主专制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