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七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总计60分)
1.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因此他希望君主能“虚静以统天下”。下列思想与王夫之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是
A.老子无为而治思想 B.韩非中央集权思想
C.孟子民贵君轻思想 D.孔子仁者爱人思想
2.李贽在《李氏丛书•老子解下篇》中说:“致一之理,庶人非下侯王非高,在庶人可言贵,在侯王可言贱”。这表明李贽
A.主张个性解放 B.反对封建礼教
C.提倡人类平等 D.反对理学空谈
3.宋朝时期,反映市民阶层生活的话本和词兴起。北宋中期以后,文人画、风俗画同时兴起。上述现象说明宋代的文学艺术
A.出现了平民化的趋势 B.个性化倾向十分突出
C.平民化与个性化的趋势并存 D.形成了平等自由的学风
4.“国也者,积民而成,国之有民,犹身之有四肢、五脏、筋脉、血轮也。未有四肢已断,五脏已瘵(zhài,病),筋脉已伤,血轮已涸,而身犹能存者;则亦未有其民愚陋、怯弱、涣散、混浊而国尤能立者。欲其国之安富尊荣,则新民之道不可不讲。”下列表述是对梁启超这番话的理解,其中最准确的是
A.国运兴衰取决于国民素养 B.提倡西学,反对愚昧
C.国民应当为国家而献身 D.发展教育,振兴中华
5.风云激荡的百年中国,康有为曾被指“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陈独秀则宣称“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两者反映的共同问题是
A.儒家学说已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 B.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
C.儒家学说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 D.儒家学说已成为维新变法的有利工具
6.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旗帜的指引下,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上个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时树立的指导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的旗帜是
A.变法救亡 B.三民主义 C.民主和科学 D.马克思主义
7.在近代西学东渐的历程中,中国的政治思想在学习西方的问题上经历了下列怎样的演变
A.英日式—美法式—俄国式 B.英日式—俄国式—美法式
C.美法式—英日式—俄国式 D.俄国式—美法式—英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