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83年美国生物学家恩格尔曼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光合作用的光谱。他将棱镜产生的光谱投射到丝状的水绵体上,并在水绵的悬液中放入好氧细菌,观察细菌的聚集情况(如下图),他得出光合作用在红光区和蓝光区最强。这个实验的思路是 ( )
A.细菌对不同的光反应不一,细菌聚集多的地方,细菌光合作用强
B.好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O2浓度高,水绵光合作用强,则在该种光照射下植物光合作用强
C.好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水绵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多,则在该种光照射下植物光合作用强
D.聚集的好氧细菌大量消耗光合作用产物——O2,使水绵的光合作用速度加快,则该种光有利于光合作用
2.某同学想探究二氧化碳浓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他取A、B、C、D四株都有5片叶的小白菜,用直径1 cm的打孔器打取小叶圆片各10片,并设法抽去气体使之下沉,置于光下。取100 mL三角瓶四个,编号1、2、3、4,按下表操作(光照、温度相同且适宜)并记录结果。下列评价或修改不合理的是 ( )
编号
|
实验处理
|
30 min内上浮叶圆片数(片)
|
叶圆片来源
|
叶圆片数(片)
|
自来水(mL)
|
NaHCO3(g)
|
1
|
A
|
10
|
40
|
0
|
2
|
2
|
B
|
10
|
40
|
1
|
6
|
3
|
C
|
10
|
40
|
3
|
4
|
4
|
D
|
10
|
40
|
5
|
5
|
A.制备的叶圆片在投入三角瓶之前可进行黑暗处理
B.应将四组实验分别置于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
C.实验材料本身存在的差异会影响实验结果
D.自变量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不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