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某中学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史学范式来认识“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的历史。以下认识中,符合全球史观的是( )
A.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标记
B.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C.它是近代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前沿阵地
D.它使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
解析:选B 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种全球一体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趋势。“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的开设使中国逐渐融入世界,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2.“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按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备物及银钱亦然。蓝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对这个方案理解正确的是( )
A.针对北方的农村现状而设计
B.体现农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C.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挽救了当时农民运动的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