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中学2013届高三下学期期初检测
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20世纪40年代。先后在重庆和北京召开的两次政治协商会议的相同点是:
A、都是在国共两党达成和平协议基础上召开的
B、都涉及到民主政治建设的问题
C、各民主党派都积极参加并拥护共产党的领导
D、都制定了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
2.某史学家这样描述近代上海外滩:“几年之间,外国洋行成排的楼群就勾勒出了黄浦江的曲线。”探究这一现象出现的源头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在此前讨论会上有代表认为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等句子已经过时,应该修改。周恩来力排众议坚持不改为好。你认为周恩来最有说服力的理由 是
A、继承传统 B、艰苦奋斗 C、居安思危 D、勿忘国耻
4.康有为曾将《孔子改制考》进呈御览,并说明:“臣今所作编撰,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康有为这种做法的实质是( )
A.托古改制容易让人接受,不但风险 B.主张托古改制,反对布衣改制
C.认为改革是惊人的大事 D.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6.秦代凡是地方军队调动,五十人以上就必须以虎符为信。右图中铜制虎符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虎颈至胯间写有:“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在)阳陵(秦之郡名)”。阳陵虎符所隐含的秦朝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