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学案 >> 政治学案
高中政治编辑
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高级中学高中政治学案36 我们的中华文化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学案
    资源子类同步学案
  • 教材版本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政治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272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3/3/28 16:49:5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3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第十一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学案36 我们的中华文化
 
本课考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考查重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关注热点:1 .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所展现的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海峡两岸的文化、经济等交流活动,尤其关注上海、福建、湖北等地领导人、学生等的访台活动。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1)________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____________,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2.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实践证明:只有在______________的领导和______________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___。
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1)独树一帜的文学艺术。
展现了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2)独领风骚 的科学技术。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特点。
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
(1)区域文化形成的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____________,又保持着________________。

……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