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新全球史》记载,公元前6世纪,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史料是
( )。
A.“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B.“除井田,民得卖买”
C.“一人治之,十人食之”
D.“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解析 从题干可知,铁制农具应用比较普遍,说明生产力的发展。A项“庶人食力,工商食官”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打破了这种局面;春秋战国时期,私有土地出现了,但B项现象还没有出现;D项应是在封建社会确立后,反映的是土地兼并,与题意不符;“一人治之,十人食之”,意为“一人”指一家农户的家长,“治之”指家长率领全家经营100亩田,“十人食之”指可供10人食用,与题干“直接”要求相符。
答案 C